走进怀宁县平山镇钵盂湖绿洲禽业合作社的400亩“稻虾共生”基地,这里表面上看起来与普通种植基地并没有多大差别,但十几个高清摄像头对准稻田每一个角落,水下还安装了几十个传感器。而在养殖基地,200多头小黄牛都配套了RFID(射频识别)标签,通过固定式和手持式RFID识读设备,记录黄牛饲养、加工全过程。
10月19日,在绿洲禽业合作社的物联网总控制室里,合作社负责人范群英紧盯着12块高清大屏幕,上面显示出三个基地实时数据,同时还显示出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、PH值、紫外辐射等指标近30个。 “我们合作社的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于稻鸭共生、稻虾共生、大别山黄牛养殖和大米、牛肉、鸭产品加工、销售等。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全要素,包括气象、土壤、水分、肥料、作物生长状况等的全面感知,利用大数据传输、分析智能等方法,实施基地管控,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高产高效。 ”
范群英介绍说,他们利用环境监测系统中所采集的数据,从流程上对日常养殖、屠宰、加工、冷藏、运输等全过程进行管理,结合生态种养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信息、生产管理中的具体作业环节,为每批产品发放“身份证”,生产过程视频监控,产品质量可追溯,每件产品都有追溯码,从而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。
“我们物联网技术投资约300万元,当地政府奖补了一半左右。 ”范群英告诉记者,由于投资较大,当初他也是心存疑虑,但是经过一两年的市场发展,他觉得这个投资很值得。范群英说,他们合作社每年都要销售30多万只鸭子到上海等地,当地消费者非常重视食品安全,但是又不能随时来到生产基地考察,自从运用物联网技术,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,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实时观看基地生产状况。 “这样我们的产品安全可信度就高了,鸭子产品的价格这几年上涨了20%左右。 ”
立体化、多功能、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平山镇大显身手。这些技术已逐步被该镇众多种养大户所应用。轻点手机,查看稻田里龙虾生长情况;在线下单,优质农产品销往千家万户;导航定位,农业产业化企业连上 “大数据”……集互联网、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一体,这些看上去“高大上”的信息技术,如今开始走向平山镇的田间地头,让农业变得聪明起来。
“智慧农业就是好,我坐在家里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几公里外3000多亩稻虾共生基地地里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病虫害等信息,线上还有农业专家指导。 ”种植大户程国才高兴地说,他家的大米在市场上的价格非常高,每斤8元还不愁销路。
在平山镇农兴农业花卉基地,一处显示屏上记录着每个花卉大棚的实时数据。技术人员只要点一下手机上的APP,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就可以实现为大棚花卉精准灌溉、施肥,标准化的自动控制、自动灌溉、自动喷药、自动排湿通风、自动监测……一个人可以管理上十个花卉大棚。
据平山镇镇长丁江波介绍,当地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,促进了传统农业“触网升级”,全镇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通过监测与采集图像、土壤、气象、病虫害等信息,运用数据分析,为科学种植、养殖、食品安全溯源、农产品品牌打造提供数据服务,有效提高了农产品品质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丁江波告诉记者,农情监测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的应用,可减少用工30%,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%,作物效益或单产提高10%以上。
相关问题